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在中国肝癌患者中的结果

前面有日志介绍过 IMbrave150 研究的结果,这个 3 期研究是在晚期或不可切除患者中,将 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 联合治疗与 索拉非尼 进行头对头的对比。在这次 EASL 的肝癌峰会上,研究者公布了中国患者的数据,应该是我们肝癌研究所的任正刚教授会做这个报告(2020-02-08更新,因为疫情的原因,任教授没有去)。这里要歌颂一下 EASL,在开会前直接把会议摘要做成了一个 PDF 文档免费共享。可能是出于 NMPA 对注册研究的要求,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中国患者参与多中心临床试验,所以在 IMbrave150 研究以外,额外增加了中国区患者的扩展队列。

整体而言,中国区的疗效数据优于全球数据。在 OS 这个终点上,HR 低至 0.44(95%CI,0.25-0.76),而全球队列的 HR 是 0.58。这可能跟索拉非尼对照组的疗效相关,有多个数据支持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对索拉非尼治疗的敏感性不及丙肝相关肝癌患者。全球队列和中国队列中,索拉非尼对照组的中位 OS 分别是 13.2 月和 11.4 月,联合治疗组的中位 OS 都未达到。联合治疗组的 ORR 是 25%(RECIST v1.1 标准)或 30%(mRECIST 标准) ,这点也与全球队列相似。值得一提的是,这个 ORR 数据比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差一些。这个研究最有意思的是, OS 的 HR 比 PFS 的 HR 还要低(分别是 0.44 和 0.60),这显示了联合治疗除了抗肿瘤的疗效优于索拉非尼,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上也优于索拉非尼。次要终点的结果也与这个推测相一致,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持方面也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

2020-02-05 16_15_09-Liver-Cancer-Summit-2020-Abstract-book - PDF-XChange Viewer.png

不良反应方面,与 IMbrave150 的全球队列一致,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61%。虽然 3 级以上副作用看起来联合治疗组跟索拉非尼组多一些(61% vs 50%),但是联合治疗的中位时长是索拉菲尼的两倍多(5.5-6 月 vs 2.8 月),也就是说索拉非尼的副作用其实比联合治疗多得多,难怪联合治疗组的患者生活质量维持得好很多。